“大学之道,知识之美”,欢迎来到智本社硬课堂,与清和社长一起开启一门新的课程《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主题。它覆盖的范围太广,比如珠三角的出口制造、长三角的轻工业制造、北方的重工业制造;涉及的内容太多,比如农民工就业与工资收入、出口创汇、中美关系;关系的逻辑太深,比如技术迁移、外汇占款、结构性通胀,等等。所以,想要深刻地认识中国制造并不容易。
在这门课中,我们主要通过经济的视角来洞悉中国制造的本质。中国制造是如何崛起的?在中国经济中占扮演什么角色?如今又遭遇哪些挑战?这些问题是我们这门课程的重要主线。
从改革开放开始算起,中国制造业经历了4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为何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呢?中国为何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比如张五常先生提出的县际竞争理论认为,中国一个个县就像一家家公司,他们相互竞争,在全球招商引资,并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及工业园区,这是中国制造业腾飞的关键。也有很多人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中国制造的成功,他们认为中国存在巨大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与产业网络相结合就形成了覆盖范围极广的快速廉价的产业链。
这些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容易形成误导。以比较优势为例,如果中国长期维持这种比较优势,恰恰说明中国制造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在一个自由流通的全球市场中,任何固定的比较优势都不可能维持太久。廉价劳动力的一面是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吸引全球厂商投资,但另一面却是工人收入低下,经济缺乏增长动力。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顶梁柱。首先制造业吸纳大规模的就业人口,是很多中国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制造业引进了大量国际资本、工业技术与知识,大规模地启动了中国的自由市场;第三出口制造曾占中国经济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最后出口创汇为人民币的发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用资产。
这些事实说明了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底层逻辑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它在扭曲的失衡的全球利益链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也是这门课程的难点。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制造的真正问题。
我们经常说,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核心问题是技术上难以突破。政府花了很多钱搞制造技术,但是技术创新却异常艰难。这是为什么?有人说,中国过去过度发展高等院校,忽视了技工学校。新一代农民工不读技校,不愿意去工厂打工,他们更愿意送外卖、跑滴滴。这是为什么?过去几十年,中国积累了大规模的私人资本,但是这些私人资本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这又是为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流行多种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去制造化误区。一些人认为,中国制造业比重太高,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他们举例说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较重高,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去送外卖说明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是经济升级的表现。这是一种错误且有害的认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高,是全球化竞争的结果,是自由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并不是说我们削弱了工业,就一定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三大产业的分法本身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了。比如当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无人驾驶、芯片设计等尖端产业是第三产业还是制造业呢?
还有一个误区是所谓的微笑曲线误区。微笑曲线告诉我们生产的利润很薄,要向两端的设计与销售方向走,这是极其有害的。在整条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提高技术含量,都可以获取高利润。生产环节可以改进机械设备,如日本的精密机床;流通环节可以采用信息化供应链,如苹果的全球供应链管控。还有一个著名的误区,叫卡脖子误区,我们在课程中也会重点讲述。